深圳华厦眼科赵铁英院长走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为糖尿病眼病防治建言献智
11月14日是第1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
深圳华厦眼科医院院长赵铁英教授受邀走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参与首档“全场域健康互动”节目《医生》糖尿病防治特别节目录制。
扫码观看精彩视频
如果把我们的眼睛比作一台精密的照相机,那么眼底视网膜就是最重要的“底片”,而视网膜最中心、负责我们精细视力的区域,叫做“黄斑”。长期的高血糖,就是在慢慢侵蚀这个珍贵的结构。它的病变主要沿两条路径发展,大家需要特别警惕。
第一条路径:血管的堵塞与新生血管的异常生长——我们称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个过程分为关键的两步:
非增殖期:
这是早期和中期。高血糖让视网膜的微小血管像生了锈的水管,开始渗漏、出血,甚至堵塞,导致视网膜缺氧。患者此时可能毫无症状,或只是有些模糊。
增殖期:
这是最危险的中晚期。因为视网膜大面积缺血缺氧,视网膜被迫长出大量不正常的新生血管。这些血管脆弱,容易突然破裂,导致玻璃体出血,眼前一片漆黑;或者形成瘢痕,牵拉导致视网膜脱离,造成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第二条路径:中心视力的“水患”——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一旦黄斑受损,我们的核心视力——比如阅读、识别人脸的能力就会受到直接打击,看东西会扭曲、变形、中心发暗。
从非增殖期晚期向增殖期转变的这个关键时刻最危险。因为一旦迈入增殖期,或者黄斑水肿发展到中心,就如同照相机的底片不仅被水泡了,还会被撕破。到达增殖晚期即使我们眼底外科全力手术,视力也往往难以挽回,患者多半都处于低视力状态了。
所以,我想对所有糖尿病患者朋友强调最重要的一点:不要等看不见了才看医生!因为黄斑水肿和重度非增殖期病变,正是在你视力还比较好的时候,通过眼底检查能发现的“无声警报”。我们提倡每年至少一次眼底检查,这是守住光明的第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防线。
请记住:控制血糖,眼底病变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绝大多数严重的视力损伤都是可以避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