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出现小白点就是白内障?别被这些误区坑了!
实际上,眼球出现白色并不一定是白内障的表现。这一误解主要源于人们对白内障的错误认识。
误区一
白内障就是“眼睛变白
临床上,虽然白内障的名称中包含“白”字,但并不一定是白的。白内障主要影响眼内的晶状体。晶状体是眼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进入眼内的光线准确折射到视网膜上,使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物体。白内障的发展过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内部逐渐变得混浊,从透明变为白色。轻度白内障在外观上可能没有明显异常,也不是白色的;而重度白内障,尤其是晶状体已经混浊变白时,可以通过瞳孔区看到明显的白色。
误区二
白内障就是老年人“专属”
白内障是机体老化的一种表现,就像头发会随年龄增长变白一样,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白内障并非仅限于老年人,它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例如,某些先天性白内障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或宫内有关。此外,眼部创伤导致的外伤性白内障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
误区三
白内障看症状就能发现
白内障是全球头号的致盲性眼病,尽管如此,它与其他眼病相比,通常没有明显的表面异常,也不会引起剧烈的眼痛。白内障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发展,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不论年龄大小,出现以下常见症状时,应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以综合评估:
- 单眼出现复视或多视现象,例如夜间看星空时可能看到多个月亮;
- 近视度数加深,需要频繁更换眼镜,或者出现原有老花眼症状消失的情况。
误区四
滴眼药水就能治
有些人在患上白内障后,倾向于依赖药物治疗,希望通过打针、吃药或使用某种眼药水来解决问题。然而,实际上,药物治疗对白内障并无效果。目前,国内外治疗白内障的方法是手术。白内障手术宜早不宜迟。等到白内障发展到成熟期再进行手术,不仅会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还会影响治疗效果。
误区五
人工晶体就选贵的好
在白内障手术中,首先需要移除患病的晶状体,然后植入人工晶体。当然,人工晶体并非价格越高越好,最适合自己的才是的选择。常见的晶体类型包括:只有一个焦点,植入后可以看远或看近,可以满足日常用眼需求,但远近不可兼得,需要根据情况佩戴老花镜或近视镜,适合对视力要求不高的中老年人。多焦点人工晶体不仅能治疗白内障,还可以一体化解决老花、近视、散光等一系列眼部问题,实现脱镜。
多焦点人工晶体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它适合眼部条件良好(如无严重眼底病或角膜病变)、视觉质量要求高且从事需要精细视觉工作的人群。
近年来,深圳华厦眼科医院一直致力于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眼科手术设备和技术。医院先后引进了大湾区首台"白力士"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设备以及深圳首台蔡司显微镜散光定位术中导航等设备。同时,成功实施了多项首例手术,包括深圳地区首例"白力士"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以及PanOptixToric散光三焦点晶体、跃无级晶体、艾无级晶体、AcrySof IQ Vivity晶体、蔡司散光矫正型三焦点939MP人工晶体的植入手术。为帮助患有眼病的朋友们摆脱困扰,深圳华厦眼科医院将于12月8日晚6点举行眼健康科普直播,并提供特别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