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厦眼科医院

10-29

眼睛的 “调节密码”:别让 “慢半拍” 拖慢视力健康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里,每一点微小的视力保护,都可能成为守护清晰世界的关键!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长时间盯着电脑后,突然抬头望向远处,眼前一下子变得模糊,得等好一会儿才能重新看清;或是看书时,总觉得文字有点重影、不清楚,眼睛特别容易酸胀。

要是你经常遇到这些情况,那很可能是眼睛的“调节功能” 出了问题,甚至出现了 “调节滞后” 的状况。

图片

眼调节,其实就是眼睛为了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自动进行的“焦距调整”,原理和相机调焦特别像。

我们的眼睛里藏着一个叫“晶状体” 的结构,它就像一块富有弹性的凸透镜。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眼睛里的睫状肌会放松,晶状体随之变得扁平 —— 这样一来,远处物体的光线就能精准聚焦在视网膜上,我们才能清晰捕捉远方的景象;而当我们把目光移向近处物体时,睫状肌会主动收缩,带动晶状体变凸,让近处物体的光线也能准确落在视网膜上,帮我们看清书本、屏幕上的细节。

简单说,睫状肌控制晶状体改变形状,让眼睛适应不同距离视物的过程,就是眼调节。

图片
(图源:豆包)
图片

正常情况下,我们看远处时,物体的成像会刚好落在视网膜上;可当我们看近处物体时,因为物体离眼睛变近了,成像点会自然往后移,跑到视网膜后面—— 这时候,健康的调节功能会启动,把成像点 “拉” 回视网膜上。

但如果看近时,成像点跑到视网膜后面后,眼睛的调节力却没法把它拉回来,这种情况就是“调节滞后”。

更关键的是,这种 “成像在视网膜后” 的视觉信号,会让眼睛接收到错误指令,时间一长,近视就可能慢慢发展出来。

图片
(图源:豆包)
图片

调节滞后的核心原因,其实是睫状肌和晶状体这个“工作搭档” 在看近时容易 “偷懒”—— 这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而它的 “偷懒”,正是导致看近时近视发展的重要推手。

离得近需要的调节力更大,睫状肌持续发力容易疲劳,索性“省点劲”,觉得 “差不多能看清就行”。

图片
(图源:豆包)
图片

其实,眼睛的调节力并非“固定不变”,通过针对性训练,能让睫状肌更灵活地放松和收缩,从而更好地控制晶状体的薄厚。这种训练主要分为两个方向:

负调节:对应看远时的调节需求,帮助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扁平;

正调节:对应看近时的调节需求,帮助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

目前常用的眼科训练设备有两种:大小字母卡和反转拍。其中,反转拍还有“翻转拍”“双面镜”“蝴蝶镜” 等称呼,它由度数相等的正负两对球镜组成。

通过规律使用反转拍,能提升眼睛的调节速度、增加调节幅度,从而很好地缓解调节滞后问题,弥补调节功能的不足。

图片

(图源:自制)

我院卢云医生表示: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调节滞后,尤其是儿童或青少年患者,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眼部调节系统(睫状肌收缩功能、晶状体弹性)仍处于发育完善阶段,若配合日常合理用眼(如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增加短时远眺频率),轻度的调节滞后情况可能会随之自然缓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通常会建议先以日常用眼管理为基础,搭配简单的视觉训练(如短时远眺练习、基础大小字母卡训练),同时定期到院复查,动态监测调节功能的发育与情况。

【温馨提示】

本站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或者治疗标准,如有需要了解或帮助,请咨询【在线客服】,也可以拨打0755-88661666进行咨询

屈光专科
推荐专家 - EXPERTS RECOMMEND
推荐文章 - ARTICLE RECOMMEND
来院线路 - ROUTE
● 地铁:

乘坐地铁2号蛇口线、8号线盐田线或9号线文锦线至景田站下车,F出口

● 公交:

乘坐41路 73路 222路 323路 328路 M391路 M392路 N6路 高快巴士12路到科技中学站,乘坐11路 21路 38路 104路到科技中学

乘坐 11路 21路 38路 104路到监控中心公交站

点击查看更多详细路线
X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在线客服 网上挂号 免费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