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厦眼科医院

08-07

别忽视!糖尿病患者即便血糖控制好,眼底检查也不能少!

如今,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会影响血糖水平,带来诸如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等症状,但却往往忽略了它可能引发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视力杀手


李大爷今年 65 岁,患糖尿病已经有 15 年了。多年来,他一直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降糖药,平时也比较注意饮食,血糖控制得还算平稳。


然而,最近几个月,他发现自己的视力越来越差,看东西总是模模糊糊的,就像隔着一层雾。


一开始,他以为是年纪大了,老花眼加重了,就去眼镜店配了副新眼镜。可戴上新眼镜后,视力并没有明显,看东西还是不清楚。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大爷的视力下降得越来越厉害,甚至连走路都开始有些困难了。这才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去医院眼科就诊。


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告诉他,他患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且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


原来,糖尿病会使身体内的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这会对眼睛里的微小血管造成损害,特别是视网膜上的血管。


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受损的血管会出现渗漏、出血,甚至会长出异常的新生血管,从而严重影响视力。


医生遗憾地表示,如果李大爷能早点重视,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在病变早期就采取的治疗措施,视力下降的情况或许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图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非增殖期和增殖期


在非增殖期,视网膜上的小血管开始出现病变,比如血管壁增厚、微小动脉瘤形成等。


此时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只是偶尔感觉视力有些模糊,但往往容易被忽视。


随着病情的进展,视网膜上会出现出血、渗出等病变,患者的视力会逐渐下降。


到了增殖期,视网膜上会长出新生血管。这些新生血管非常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导致玻璃体出血,严重影响视力。


而且,新生血管还会引起视网膜的增殖性改变,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离,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图片


1.控制血糖:这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控制血压和血脂:高血压和高血脂会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减少钠盐和脂肪的摄入,适当运动,必要时服用降压、降脂药物。


3.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糖尿病患者无论视力是否有变化,都应该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一般来说,型糖尿病患者发病 年后应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应立即进行眼底检查,以后每年检查一次。如果已经出现视网膜病变,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增加检查的频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但只要我们警惕,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就可以降低失明的风险。

【温馨提示】

本站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或者治疗标准,如有需要了解或帮助,请咨询【在线客服】,也可以拨打0755-88661666进行咨询

X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在线客服 网上挂号 免费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