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厦眼科医院

01-04

过度用眼也会导致飞蚊症?越来越多年轻人中招,学会这几招可预防!

推文开头.png

当代年轻人,白天的时间属于学习,属于工作,属于家庭的各种琐碎,只有到了晚上所有事情尘埃落定时,才觉得自己的生活才刚开始。

追剧、打榜、刷视频……简直不要太快乐,经常手机一捧就睁眼到凌晨,小陈也不例外。

每天晚上,小陈都要玩游戏到凌晨两三点,再草草睡上四五个小时就起来工作。可由于用眼频率狂飙,睡眠时间减少,近日小陈老感觉眼前有东西一闪一闪,像蚊子一样飞来飞去,特别烦人。到医院检查,小陈被告知双眼患上了“飞蚊症”。

图片

有些人眼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黑影飘动,时多时少,像飞来飞去的小虫子,又像晃来晃去的头发丝,尤其在看白色明亮的背景时更为明显,这是“飞蚊症”。

医生解释:飞蚊症就是眼前出现一种类似飞蚊的视觉症状,并不是真的出现了蚊子。
人的眼球有一大块组成部分叫“玻璃体”,像一块透明大果冻。正常玻璃体为透明的凝胶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会随之老化,原来的凝胶状态会发生部分“液化”,出现细点状、条状等混浊物。

当光线进入眼内时,这些混浊的阴影投射到视网膜上,我们看东西的视线中就会出现许多点状、线状、浮游生物状等类似于飞蚊的物体,这就是飞蚊症的由来。

过去,飞蚊症往往在40岁后发病。由于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用眼时间变长,玻璃体加速老化,飞蚊症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很多白领和学生,因为长期用眼,造成视疲劳或是近视度数逐年升高,也早早加入了“飞蚊症”患者群体。

图片

生理性飞蚊症就是人体机能正常“老化”而产生的玻璃体混浊,属于正常老化,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不过随着电子产品高频使用,过度用眼也会引起飞蚊症,患病人群趋向年轻化。

生理性飞蚊症不影响视力,却影响视觉质量,如果患者能适应,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每半年定期复查眼底就可以。

病理性飞蚊症是因眼部疾病所致的玻璃体混浊,如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葡萄膜炎等引起的飞蚊症。一般高发于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等中老年人群。如果还伴有视力下降,看东西变形、有遮挡,一定要高度警惕,可能是某种严重眼底疾病发生的征兆,延误治疗甚至会失明。

图片

避免患上飞蚊症首先要注意生活作息和用眼习惯,充足的睡眠,注意不要过度用眼。

尽量减少手机、电脑屏幕的使用时间,避免关灯玩手机;充足的睡眠,尽量不熬夜;

适当补充眼睛所需的营养成分,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碘、锌、硒等微量元素的海产品,以及富含维生素A的蔬菜瓜果;

高度近视者或有视网膜脱落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每3个月至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图片


【温馨提示】

本站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或者治疗标准,如有需要了解或帮助,请咨询【在线客服】,也可以拨打0755-88661666进行咨询

眼底病科
推荐专家 - EXPERTS RECOMMEND
推荐文章 - ARTICLE RECOMMEND
来院线路 - ROUTE
● 地铁:

乘坐地铁2号蛇口线、8号线盐田线或9号线文锦线至景田站下车,F出口

● 公交:

乘坐41路 73路 222路 323路 328路 M391路 M392路 N6路 高快巴士12路到科技中学站,乘坐11路 21路 38路 104路到科技中学

乘坐 11路 21路 38路 104路到监控中心公交站

点击查看更多详细路线
X
点击咨询 在线预约
在线客服 网上挂号 免费通话